翡翠成品大家都屡见不鲜了,今天我们来说一说翡翠原石。随着翡翠行业的发展,不少商人和收藏家把目光瞄向了翡翠原石,也有大批的翡翠小白加入其中。诚然如果拥有一块质地好的翡翠原石,确实是有着极好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但翡翠原石的辨识也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才会有“一刀穷,一刀富,一刀披麻布”的说法流传至今。如果想要接触原石行业或是想买个原石作为消遣娱乐的朋友,一定先学会原石的鉴赏方法,掌握这项技能是非常重要的,能让你少上当,少损失。
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看看翡翠原石选购有什么技巧,又该从哪些方面去甄别原石的好坏?
一假皮类原石
这类翡翠原石,属于最常见的类型,主要是把一些翡翠皮壳的风化层粉碎后,再将一些石英砂类,用胶将其粘到翡翠原石的表面,将翡翠的实质掩盖,以达到欺骗的目的。由于是皮壳类造假,欺骗性翡翠大。
这种原石的鉴别方法主要是看皮壳是否松软,有没有细晶粒的自然排列,天然翡翠原石都是具备这些特点的,不具备的很大可能就是假的。
二假色类原石
染色在翡翠原石中也算是比较常见的做假操作,一般采用的方法有镀色、炝色或火烧,掩盖原有原石的瑕疵,用疵品充当优品。
这种方法最大的缺点就是染色的翡翠,表现的翡翠颜色是由表向里浸入的,色调很不自然,而且在染色过程中会给原石表面造成烧焦点,跟天然翡翠原石的差别还是很明显的,只要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这类算是很好辨认的了。
三真假混色类原石
这种真假混色不仅原石中,成品中也很多,通过调节翡翠颜色的深浅浓淡,让原本不是很好的颜色变得很赏心悦目。
这种造假行为算是很高级的了,因为真假参半,分辨难度非常高,欺骗性也是极强,最好的辨识方法就是去找权威人士帮忙鉴定,或者自己多积累丰富的经验,没有捷径方法。
四假象类原石
假象类原石顾名思义就是给你呈现一种假象,通常是利用涂墨、写字、贴胶布或纸、抹泥、去皮不抛光或大件开小口等方法去分散消费者的注意力,来掩盖原石本身的缺陷。
当你看到这类翡翠原石的时候一定不要被这些假象迷惑,因为这类原石中一般都存在裂纹、黑点、残损等问题,品相好的极少,所以没有十足的把握不建议入手。
五镶嵌贴片类原石
这类翡翠原石一般是在无色的原石上开一口并镶嵌一块色正质地较好的翡翠,以蒙骗或掩盖内部劣质部分。
这类原石在鉴定时应特别注意是否有镶嵌部位或有开口处,仔细查看原石本身看是否有异样,有粘合痕迹等。这种一般还是比较容易发现,因为天然翡翠很少有粘合的痕迹,只有造假的翡翠才会出现这种迹象。
六掏心涂色类原石
掏心涂色这种方法算是大工程了,首先用无色质地好的翡翠原石,从中间挖一个空洞至表层数毫米处,涂上绿色原料,如绿油漆,并用锡箔纸将口贴合。这样看起来表现特征上与天然的会极为相似,包括颜色也是给人以外浅内深的感觉。
虽然看起来很完美,但假的还是假的,这种颜色虽然很正,但是仔细观察会发现这种颜色的表现就像是一块磨花玻璃的背面涂有绿色,当然最大的破绽是粘合痕迹,这是鉴别的主要依据。
七天窗盖帽类原石
翡翠开天窗在原石中还是比较常见的,一般都是因为整体皮壳看起来不尽如人意,就是开个诱人的天窗来吸引人。也有人会给他贴一个好看的天窗,这种方法跟镶嵌贴片类原石的造假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处。
这类翡翠多以劣质翡翠为主。在鉴定时应注意观察有无胶合痕迹或各部位颜色、沙粒的变化。在阳光下观察皮壳各部位的色调光泽等的变化情况。
八探孔补洞类原石
在对原石内部情况没有一个明确的时候,先钻一小孔,了解原石内部情况后,在把孔盖住。由于孔的面积很少,很难被发现。
这类原石是最难辨别,因为被盖住的小孔很难发现,而且工艺好的机会跟原石一模一样,很难发现。
九伪造风化类原石
伪造风化是为了让原石看起来更有历史,这种假造的方法为了掩盖人工痕迹,会将原石埋入土中,并在其周围放入酸或碱等腐蚀物浸蚀它。让皮壳看起来更接近天然风化。
如图,一般肉眼很难看出来造假,跟真的几乎一模一样,想要辨识,只能依靠丰富的经验了。
十挖空增透类原石
挖空增透这种造假方法不是很常见,因为这种造假风险很高,其原理是通过将翡翠底部和内部挖空,来提高翡翠的透光率,增强透明度。
这种方法很少有人用,一般都是用在成品上偏多,把质地差的翡翠切成薄片,看起来质地会好很多。这种翡翠的鉴别主要看原石底部是否有裂痕,如果原石透光率很高,底部又有裂痕就要小心了。基本可以肯定这块原石有问题。
说了这么多,相信大家也都见识到了翡翠原石的辨识难度。之所以如此之难,主要是因为翡翠原石有一层厚厚的皮,无法一眼了解内部情况,所以会有开天窗及擦口,但这些又不能完全代表整块原料的好坏。所以在选购翡翠原石时,要从切口及整块玉料来研究,是否有绿,绿的可能走向,绿的多少,集散程度与颜色的偏正、浓、淡、阳、和水的长短以及裂络的多少来综合考虑,当然还是要多看,多学,多积累经验。
标签: 翡翠鉴定原石